上周末參加了兩天一夜的線下活動,無論是在流程設計還是用戶體驗上,都創造了良好的用戶體驗。下面我將從3個方面出發,分析活動現場人氣爆棚的三大重要因素,同時也是活動運營可以學習的三大技巧。
要說當下最火的運營手段是什么,非裂變莫屬了。裂變滿足了所有公司對低成本拉新的美好愿望,一個成功的裂變活動,可以把獲客成本降低到市場價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作為運營大牛,如果不懂裂變,那是不合格的。裂變玩法和Excel、Ps一樣,已經是運營必備的一項技能了。
今天分享一個可以改變消費者行為的方法:行動刺激法。這種方法對于提升用戶粘性和忠誠度比較有效果。但這種方法可能和我們傳統的認知不太一樣。
王思聰一條抽獎微博獲得2100萬轉發,個人微博漲粉2000萬,113萬的預算交給另外一個人或者平臺,能夠有如此規模性成效么?能帶動相關話題連續霸榜么?
我們為什么玩抖音會上癮,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條是什么,所以我們每一次手指的滑動都是對未知世界的一次探索。
人都是趨利的,尤其是錢的誘惑,哪怕是一塊錢一毛錢一分錢,都讓人忍不住去行動。抓住這個點,爭取每一個步驟都打到用戶的痛點,活動就成功了一半。
對公眾號來說,難的不是引流吸粉,而是如何在吸粉之后能夠成功地進行引流轉化。
世界杯期間,馬蜂窩“猜勝負,天天瓜分100萬”的活動花費了2千5百萬人民幣;成果也頗豐:馬蜂窩在App Store沖刺到第三名的位置,更帶來了不計其數的用戶增長。現在,讓我們回顧馬蜂窩的此次運營活動,權衡利弊得失。
營銷活動的形式一直在不斷的進化著,從最開始簡單粗暴的搖一搖,到砸金蛋、大轉盤、發紅包,再到后來的砍價(助力)、積分商城、小游戲。外在形式的豐富了,但內在總是繞不過如何發放獎品。
無論是哪種活動,最終目的是獲得流量,提高轉化率。本文將活動類型分成三大類型:老套路活動、創意活動、新事物新玩法活動,分別敘述了三種不同的活動形式能夠帶來的效果。
支付寶“2018支付寶錦鯉”的微博抽獎活動刷爆了公眾視線,有人說光靠財大氣粗,小成本無法復制,非也,本文將詳細分析支付寶錦鯉抽獎活動的設計思路,并提出活動策劃的三個獎品套路。
本文將會為大家復盤這次社群課程活動的所有細節和其中一些可復用的分銷玩法,以及活動中踩出來的一些避坑指南。enjoy~
“連咖啡”不同于拼多多,這種中高端,一線城市,沒有所謂的末線供應鏈,卻把裂變玩得風生水起,短時間躍升為新零售頭部玩家。值得我們學習。
在企業數字化進程不斷加快的當下,歷經多次更迭的運營活動節奏體系,在數據驅動下,迎來了加速升級。
大轉盤抽獎活動是運營人員常用的活動工具之一,大多數活動形式都相似且老套,但它仍然是目前效果最出眾的運營套路之一。今天就為大家揭曉大轉盤抽獎活動背后隱藏的運營套路!
在人人都在談運營和大數據的時代,每個人都會對運營說:“一定要用數據說話,做到精細化運營”,但到底該如何做呢?
-
2021-11-18 17:28:08
-
2021-11-26 20:04:46
-
2021-11-01 16:55:37
-
2021-11-01 16:50:50
-
2021-10-28 16:47:15
-
2021-10-26 16:51:57
-
2021-10-22 15:08:18
-
2021-10-21 15:59:18
-
2021-10-20 15:27:49
-
2022-05-31 09:56: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