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與迷茫交織的“刷刷刷”生活
手機儼然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幾乎代替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最底層的“生理需求”,成為了新的底層需求。</span>以致于我一個朋友在手機丟失以后,異常沮喪的對我說:“我像是丟了一個‘朋友’、一個‘親人’。”
對于個人來說,在2016年提到“刷”這個詞時,大家最快想到的賓語應該是手機。每個人都在不停地進行各種“刷新”,無時無刻。職場人士會不斷地查看郵箱和工作群組,看看是否有客戶回復郵件或者老板發布新指示;家庭主婦會瀏覽朋友圈,除了曬娃和曬悠閑生活之外,還會順便看看是否錯過了其他精彩內容;甚至連孩子們也會進行各種“刷新”,查看老師是否布置了新作業或者同學們推薦了新游戲……手機已經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幾乎取代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成為新的底層需求。以至于我有一個朋友,在手機丟失后異常沮喪地對我說:“我感覺像是失去了一個‘朋友’、一個‘親人’。”這種無法停止的“刷新”姿態,在滿足人們迅速獲取信息需求的同時也越來越多地引發焦慮和迷茫。
那么你是如何在不斷“刷新”中變得焦慮呢?移動互聯網美妙之處在于將整個世界用一個小小屏幕展現給所有人。以前要費力跑幾家書店才能買到好書,在手機上幾分鐘內就可以下載;以前需要等到明天通過報紙才能知道的新聞,在微信和微博上瞬間傳播給每個人;以前數年都見不到面的小學同學和初中同學,在通過微信重新聯系后又重新建立起聯系。我們仿佛無所不能,通過簡單方便的“點擊”就可以獲取各種信息和社交機會。然而,在這種簡單和便捷中焦慮感卻不斷增加。
根據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所說,當一個人自我期望與自我現實之間存在差異時就會產生焦慮感。當所有信息以平面化和高速方式呈現在我們面前時,難免會產生一種虛幻的全能感:我可以讀更多書、知道更多事情、賺更多錢。然而,“更多”究竟有多少呢?知識永遠無法完全掌握,書籍永遠無法全部閱讀完畢,并且金錢也永遠賺不夠。誤以為自己可以勝任所有事情,并對自己寄予不現實的期望,在能力與現實之間產生巨大差距時
文章申明:本文章轉載自互聯網公開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登錄后可以評論
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熱門工具

135編輯器
領先的在線圖文編輯平臺原創樣式素材,一鍵套用

筆格設計
受歡迎的在線作圖網站,新媒體配圖、手機海報應有盡有

筆格PPT
輸入主題,AI一鍵生成PPT;上傳本地文件秒變PPT

管小助
企業營銷、私域流量運營——站式營銷管理平臺
推薦文章

用戶運營平臺產品設計指南

淺談用戶運營中的用戶分層

內容運營:戴上寫作的六頂思考帽

5000字方法論:4個細節,決定私域能不能賺錢

一個案例說明白用戶分析怎么用

22條視頻,漲粉12.6萬,一個女孩子在抖音靠洗車也能月入過萬!

高價值社群的5大核心關鍵

抖音賬號內容自檢清單!

決定離職后,3天拿到offer的總結與反思!

【135早資訊】:教育部將徹查教材插圖問題;抖音6月1日起將對本地生活商家收取服務費
運營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