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主要目標任務已經完成。“黨的***為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指明了新方向、作出了新部署。”
指出:“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
三年行動開展以來,國資國企全面貫徹“兩個一以貫之”,著力推動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強黨的領導,加快健全現代公司治理機制。
印發實施《關于中央企業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強黨的領導的意見》,推動國有企業全面制定前置研究事項清單……近年來,國有企業黨的領導不斷加強,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更加清晰。
出臺中央企業董事會工作規則、董事會和董事評價辦法等文件,1.3萬戶中央企業子企業、724戶地方一級企業、2.5萬戶地方各級子企業已建立董事會,董事會應建盡建全面完成并基本實現外部董事占多數……
一系列改革落地,使董事會作為經營決策主體的作用更加突出。
目前,中央企業子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建立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管理制度的比例分別達97.4%、98.2%。
我國生物質發電領域龍頭企業國能生物重組進入國家電投,中國電建旗下醫療機構加入通用技術集團,三峽集團將所屬中水電公司劃轉中交集團……新年伊始,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動作不斷。
三年行動中,通過重組整合、打造現代產業鏈“鏈長”、推進瘦身健體等一系列措施,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實現整體性優化。
中央企業方面,三年行動開展以來,國務院國資委先后推動實施4組7家中央企業戰略性重組,新組建和接收中國星網、中國稀土等8家中央企業,推動電力、檢驗檢測、醫療等領域30余個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項目。
目前,中央企業涉及國家安全、國計民生關鍵領域收入占比超70%。
2022年,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9.4萬億元,同比增長8.3%;2022年前11個月,地方監管國有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3.7萬億元,同比增長8.1%……
隨著改革向縱深推進,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
日前,國務院國資委印發有關通知,要求中央企業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發展實體經濟,提高有效投資質量,推動一季度實現開門紅。
指出:“國有企業要深化改革創新,努力建成現代企業”。
三年行動開展以來,三項制度改革全面破冰破局,以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為核心的新型經營責任制基本建立。
能者上,庸者下。目前,開展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的中央企業和地方各級子企業比例均提升到99.6%以上,覆蓋8.4萬戶企業共22萬人。
截至2022年11月底,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比例分別達到57%、56.3%。
安徽省屬企業全面實行公開招聘,近3年累計聘用各類人員4.14萬人;中鋁集團對存量富余人員通過轉崗培訓、跨企業轉移安置等方式找出路……
通過改革,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新進員工公開招聘比例均上升到99.9%以上。
績效與電量掛鉤,崗位由業績決定。在國家電投旗下的吉電配售電公司,30多名員工組建的電量市場開發營銷隊伍中,每人都簽訂了市場化薪酬協議書,員工積極性進一步提升。
國務院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全面落實“三能”機制,常態推進改革考核評估,分類打造百戶改革樣板。
文案:來源人民網,僅做占位,請替換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3/0218/c1001-32626221.html
圖片:135編輯器樣式自帶
排版樣式:135編輯器
版頭貼紙:135編輯器樣式自帶&改制
代表們紛紛表示,這是一次務實高效、振奮人心的大會,廣泛匯聚了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智慧與力量,進一步激發了奮發有為的熱情與干勁,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人民群眾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奮勇向前。
“高質量發展”“就業養老”“三農”等熱詞被頻頻提及,教育、就業、養老這些涉及民生福祉的話題在大會中備受關注。給接下來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作為文化人,保護傳承發展我們的民族民間文化,這是我們一生的事業。”全國政協委員潘曉云表示,目前正在通過系統研究,建構有中國特色的設計理論體系。
使用說明:123523鏡像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