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電器酸奶機是如何做到100億市值的(品牌如何打造爆款產品)
打造品牌不如打造爆款。雖然爆款和品牌是一致的,爆款要以品牌的核心價值為導向,例如農夫山泉的莫涯泉雪山礦泉水是爆款,同時也加固了品牌的核心價值:天然水代表品牌。
打造品牌不如打造爆款。雖然爆款和品牌是一致的,爆款要以品牌的核心價值為導向,例如農夫山泉的莫涯泉雪山礦泉水是爆款,同時也加固了品牌的核心價值:天然水代表品牌。
品牌定位也要呈現在一個爆款上,讓爆款成為品牌的最佳代言人,例如王老吉定位預防上火的飲料之后,堅持10年聚焦紅罐涼茶這一個產品,讓其成為品牌定位的最佳載體。
但是我們還是要說,打造品牌不如打造爆款。因為在這個過度傳播的時代,潛在顧客聽不到你上面的解釋,必須一句話就能引起他們的關注。這次我們從開創爆款的角度切入,看看品牌定位與開創爆款是如何協同起來的。
新場景
新場景可以是對趨勢的洞察,也可以是對消費場景的主動創造。沒有智能手機之前,我們也想象不到低頭刷手機這個場景,新場景是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創造出來的。
負責給喬布斯制造手機屏幕的公司說,只要喬布斯需要解決一個問題,他們就能創造一個技術。而在公司內部,他們的信念是:只要我們創造出一個新的技術,市場上就有一個問題等著我們解決。
前者是洞察新場景的思路,后者是創造新場景的思路。對于大多數并不是天才的創業者來說,新場景是對趨勢的洞察和預判,而非創造。
李·艾柯卡在接手克萊斯勒汽車之后,洞察到戰后出生的嬰兒在1980年代的將成為年輕的父母,他們生活在城市郊區,需要一款這樣的車出行:有轎車的舒適,有貨車的空間。正是對這個場景的判斷和果斷執行,讓克萊斯勒走出困境。
小熊電器洞察到了什么場景?我們認為這個場景至少有四個要點:單身獨居人口增加;新一代顧客更重視顏值;社交消費時代來臨;自己做飯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更是一種解壓方式。
根據民政部數據,單身人口達到2.6億,一線城市單身人群偶爾做飯的占46%。小家電很適合這群人居住空間小、搬家頻率高、偶爾做飯的生活場景。
在這2.6億人中,女性比例更高——如果你懂一點人口學,就會知道單身女性多數在城市,單身男性多數在鄉村——一線城市的女性用戶對產品顏值的要求更高。
第三,社交消費時代。上一代的顧客是在線上查資料、找內容,他們的生活還是在線下。新一代的顧客則是活在線上,朋友聚會要先拍照,集體出行要先拍照,參加會議也要拍照,如果是一場女性為主的經銷商會議,拍照是最不能缺少的環節。
一臺顏值頗高的小家電和它創造出來的食物,是女性顧客們特別愛分享的內容,尼爾森在2019年的數據報告說,使用社交電商的網購消費者滲透率已達到80%。小熊電器也明白這一點,在小紅書上做了很多植入廣告,主要內容就是這些。
第四,解壓。小家電相對大家電來說有諸多優勢。體積小:方便搬家攜帶。單價低:多數在百元以下。使用率高:功能簡單易操作。
更重要的是,小家電能給人帶來幸福感。使用小家電的場景更多時候不是為了做飯,而是為了體驗自己動手的快樂,是新一代顧客緩解壓力的方式。
新技術
小熊電器的新技術,體現在產品本身的是重視產品顏值,體現在渠道或傳播上的是對新媒體的充分使用。以美的、九陽、蘇泊爾為代表的傳統家電更重視硬技術,這些技術在大家電——空調、洗衣機、吸油煙機——上的價值很高。
但是在小家電上,技術優勢不那么明顯,幾千塊的東西顧客會關注硬技術,一百塊左右的東西顧客更關注使用便捷、顏值在線這些要素。
重視顏值設計、重視線上傳播,這些動作傳統家電品牌也會,但是區別在于小熊電器把這些戰術升級為了戰略。
在歐洲很多企業里,設計師會占據一個專門的董事會席位,這就是對產品設計的戰略級重視。在中國企業里,設計師只是一個高級打工人。
甚至會出現這樣的可笑場景:一款產品設計的最終決定權是領導說了算,而領導判斷一個產品設計的標準是他自己是不是喜歡。即使是在顏值制勝的小熊電器的招股書里,我們也沒有看到一位設計師進入董事會席位。
再說第二個新技術:線上傳播。小熊電器90%的銷售和傳播都是在線上完成的。里斯在《21世紀的定位》中說,互聯網會成為一個新的品類。
事實上,完美日記、認養一頭牛都是把線上傳播用到極致的品牌。你可能不會相信,完美日記在線下開店就是為了獲得流量,把顧客引入線上私域流量池。
甚至是靠線下消費的茶顏悅色、太二酸菜魚、紅星美凱龍、寶島眼鏡,也把線上傳播作為戰略重心。
小熊電器有點像小米手機。對小米手機來說,線上渠道的建立,讓它節省了近40%的渠道費用。手機的營銷費用占比我們還沒有數據,但是相信加起來節省的費用會超過50%。
正是對新的傳播技術的戰略級應用,讓小米手機占據了性價比之王的位置(事實如此,但是傳播上不能這樣講,小米在傳播中講的是發燒友手機)。
重視顏值、重視線上傳播。是小熊電器掌握的新技術。
新品牌
對新品牌的重視,也是國內創業者們并不重視的。元宇宙這個新物種出現后,扎克伯格就把公司名字改了,臉書代表社交媒體,Meta代表元宇宙。
我們認為,品牌的認知勢能就像一個引力圈,距離核心越遠引力越弱。例如美的這個品牌的核心是變頻空調,距離這個核心越遠的產品,美的品牌的勢能就越弱。
有人會說,美的電器做了那么多產品,不也是用一個品牌嗎?首先美的集團里有很多品牌:小天鵝、榮事達、庫卡等等。其次美的品牌聚焦于白電品類。第三,美的在傳播中——也就是認知管理中——聚焦變頻空調,很少提到其他品類。
也有人說,蘋果、三星、華為這些品牌不也是在品牌延伸嗎?我們說過了,品牌的認知勢能就像一個引力圈,距離核心越遠引力越弱。如果你的引力夠強,強過了所有競爭對手,那么你可以這樣做。
如果沒那個實力,還是聚焦兵力更為明智。關于專家品牌的話題我們說得夠多了,想要更多了解可以去讀我的《品牌定位40講》之專家品牌與延伸品牌。
新品類
新品項
同一個產品,蘋果公司的設計和新加坡創新科技的設計,明顯不同且高下立判。
這也是小熊電器掌握的新技術,對產品形態和顏值的重新設計。爆款的關鍵是新,如果是一個舊的東西,是一個比美的、九陽、蘇泊爾更好的東西,顧客是不會購買的。
它必須是一個"新的"東西。
它必須是"一個"新的東西。小熊電器最初的產品是一臺酸奶機。這也是本文 "從 1 臺酸奶機到 100 億市值" 題目的由來。
小熊電器的酸奶機簡化了傳統酸奶機的功能,降低了生產成本,把原價三五百元的產品降到了百元以下。這個也是我們在爆款推出模型中講的 "聚焦功能性利益"。
聚焦一款單品,能夠最大程度地使用初創公司的有限資源。這個單品可能不是很賺錢,但是必須能打開局面,讓渠道商和顧客看到、記住并喜歡上自己。
曾看到一個爆款方法論——高科技、高顏值、高性價比——我們是部分認同的。高顏值是必備,高科技則不一定,小熊電器就沒有什么高科技,改為新技術(包含傳播技術)更好些。
新技術的應用,就是為了高性價比。
新對手
小熊電器未來的增長,必然有一部分來自傳統家電品牌市場份額的下降。還有一部分來自海外市場的開拓,和新品類的拓展。如果小熊電器可以吃掉美的、九陽、蘇泊爾的小家電份額,市值肯定朝著500億去了。這在邏輯上是可行的。
正如我們在給吉利汽車服務的時候提到的,吉利的性價比這么高,如果品牌價值回歸到合理的位置,那么同樣性價比的產品就可以賣到合資品牌、甚至外資品牌的價格。
問題關鍵只是如何讓品牌回到合理的位置。小熊電器的策略分享會上,陳國進明確提到了這個遠景,最大的機會是站在以美的為代表的傳統品牌的對立面,同時代表未來的小家電新趨勢。
小熊電器要站在美的電器的對立面,成為傳統電器的掘墓人。只要傳統電器品牌還是不懂品牌的外行領導們說了算,小熊電器就永遠有顛覆的機會。
站在競爭對手的對立面,這是開創爆款的核心要訣。如果有一個汽車品牌可以顛覆燃油車,它的市值會有多高?接近一萬億。如果有一個汽車品牌可以代表民族汽車品牌,顛覆所有的合資品牌和外資品牌,它的市值會有多高?
文章來源:作者: 張知愚。公眾號:張知愚。
圖片來源: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系。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135編輯器立場。
立即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