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運營 | 低成本如何引爆活動
點子不怕舊,就怕不會用。本篇文章作者以個人參與運營的活動“尋找錦鯉”為例,教大家如何利用“策略+創意”使活動效果達到最佳。
輻射近90多w瀏覽量,近3w人參加,我是如何用不到3.5k的預算成功運營/舉辦一個線上活動的?
首先,這是一個面向大廠企業內部(全國)的活動,具有一定的人群范圍局限性。如果是面向所有用戶的活動,我相信效果會更好。
那當然是,基于具體情況的不同,活動運營目標與用戶人群,打法會有所不同,以及具體的策略要調整。所以,此次活動分享對于企業內部的活動運營更有參考意義。但整體而言,活動運營策略及策劃本質上都是通用的。
首先,必須要說的,策略不怕老不怕舊,只要稍微創新,不要覺得過時沒用!
轉發錦鯉這個活動也是存在已久了,舊瓶新裝,用戶對此有了一定的認知基礎更好。還有微信紅包的興起,不還是中國傳統的習俗觀念、文化傳統嗎?所以不怕點子舊,就怕不會用。
對于企業內部而言,跟風并不是不可以的。
此次活動的主題是:尋找XXXX(我的單位)錦鯉
因為要配合產品(學習類)上線,所以距離火爆的支付寶錦鯉活動已經過去兩個月之久,但是,對于企業內部仍未有大型或者非常多類似的活動而言,還是能引起目標用戶的注意。
一、做好活動策劃/創意,包裝好活動
給你的活動一個title,比如說節假日,比如說跟風“21打卡計劃”、或者比如我這個活動,實質是為了推廣新上線產品/項目,但是包裝成了“尋找錦鯉”。
舊瓶新裝,一定要結合你所要推廣的產品的特性,融合所有的資源來包裝你的活動。比如說我需要推廣產品有許多資源,我就在本次的錦鯉活動中挑選出部分精品,分類羅列作為錦鯉的禮品,然后附上引人注目的實物禮品(跟我產品有關的 學習類禮品 kindle Paperwhite、手表、日歷、藍牙耳機),總預算不到3.5k。吸引用戶關注、參與。
此部分就不要僅僅羅列你產品有的東西,因為人家還沒使用過不一定感興趣,而且就學習類而言(學習本來就是反人性的)。
一定要有相關的實實在在的物品,注意是物品,能讓用戶有“想要”的欲望,比如簡單的新版的kindle、藍牙耳機之類的。只要能跟你的主題/學習產品理念相符的,普遍大眾都可以使用的就好。
二、定好活動主平臺/主要通道(利于用戶增長、擴大影響力)
微博/微信仍是最好擴散的主平臺,不一定要局限于你本來的平臺(比如說你的產品、app、你的內部宣傳)。
“用戶在哪我們就在哪”,所以抖音/快手也是很好的宣傳渠道。在想這個活動宣傳的時候,我的目的其實是要推廣企業內部學習平臺上線,內部也有互動的社區平臺,但是跳出來思考,也可以用更多用戶量的平臺,如微信、微博,基于對目標人群更好的擴散這個想法,還是選擇微信,因為微信好友里有更多的同事。而我們的用戶群體只有一半是90后,所以抖音等視頻平臺也不是非常適合。
(根據微信用戶數據,平均每個人有128個好友,這個擴散量就是個復利的行為)
要實現用戶增長、黑客增長,設計好誘導分享機制,必須要抓住最重要的一點是,擴散,怎么樣實現一傳十、十傳百的傳播方式,這是能快速擴大影響力的最大根本原因。
首先,你必須讓你的用戶分享,解決這個問題,要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給他一個行為的“目標”。否則簡單的一張圖片或者一個新聞,他看完就算了,因為跟他沒什么太大的關系。而他為什么想分享,他為什么要分享,分享這一動作,一定是用戶有行為目的,有可能是為了獎品,也有可能是為了向朋友圈展現自我(有文化有知識、有趣有深度、有愛心有社會意識、有品位等等)。那我們的這個活動,分享當然就是為了獎品。
當你看到活動一發出,隨著分秒飛快增長的后臺用戶數量,你就會感覺到運營人員所謂的欣喜,突然就會感嘆黑客增長對于用戶運營來說有多么重要。當然,要是能通過技術來實現黑客增長,用戶量會更加讓人狂喜。對于企業內部的活動而言,能做到參與人數接近10%的用戶量活動,我覺得活動效果已經較為理想。
三、參與方式越簡單越好
所有的用戶都有不勞而獲的想法,雖然不一定都去守株待兔,但是惰性是人類的本性,降低參與的難度,能吸引更多的不同用戶層參加。而作為一個產品或用戶而言,你讓他稍微有付出或者有簡單的參與行動,會讓他對你的產品或活動更有感知,更能吸引注意力。這就是全民活動往往都不可能實現的原因。
轉發與分享是最簡單的舉措,既讓用戶有參與的動作,又讓用戶覺得并不是非常難的事,加入的用戶數量會比較龐大。
此次活動,在流程部分我因篩選目標人群,因此設置了關卡,如相應的工號回復,必須觸達報名參與才能進入抽獎,所以最終能抵達到最后一道抽獎的人數大大打了折扣。但是我的目的是達到了,因為最終目的是擴散產品、宣傳產品,而不是抽獎。當然,在參與方式上也在反思,如何能讓活動的運營通道及步驟需更加合理與優化。
最佳的活動步驟是直接,最好是一步抵達。而步驟復雜的,有兩到三層的要考慮是否可以層層擴散,不然就會成為倒金字塔,轉化率較低。
反面的案例就是產品大神梁寧老師講過的支付寶的五福活動案例,吸引了近兩億人參與,最終只有兩千多萬人得到紅包,硬生生的讓一億多人失望。原因是最后的敬業福太難得到了。擴散容易但集齊五福不易啊!
四、投放渠道盡量廣(針對目標人群)
你的目標人群為主,比如說我是面對企業內部員工,那么我就盡可能地去覆蓋所有內部的渠道,他們能看到的電視機廣告位、所有企業內部app的推送信息、banner位,公郵,然后活動主平臺的信息推送(因招行分享被禁言,推送消息未涉及分享轉發的字眼,稍微曲折了些),還有各大微信群。
能觸達你目標用戶的渠道要多渠道要多渠道要多。重要的事要說三遍。
總結
我的總結是,簡單而粗暴能見成效的活動其實是最節省預算的,但是如果目的是轉化率提升的話,在技術上必須下點功夫。
而用戶方面,活動要多次強調規則與注意點,因為參與活動的用戶都是瘋狂而盲目的,幾乎不看規則和按要求參與,能通過技術上設置那是最好的。其次,用戶參與活動是因為信任你的活動或者你的產品/品牌,一定要做到按規則、按時間給予反饋,并進行閉環,有始有終。
本次活動結束后,我除了公布結果外,把所有平臺的資源進行大晾曬,概念是“雖然你不是錦鯉,也可以得到學習大禮包”。進行了再度的宣傳。
在活動結束的階段,要充分利用公布環節曝光作二次宣傳,支付寶的錦鯉活動“信小呆”的回復與跟蹤就很好地說明這一點的重要性。最后就是活動的復盤,包括數據的歸納和總結,用戶的畫像及行為分析,有助于你下次活動的策劃與執行。
立即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