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個社區,別以為它放在那里就能提高留存和活躍
對于社區運營,網上有很多大牛都寫過很多文章,筆者也看過好多,收益匪淺。目前在這塊,筆者還認為自己是一個小小的學習者,雖然也做過傳統bbs的運營,目前也在做社區,但是對于社區,還是有太多要學習的地方。社區就像一個復雜的小社會,雖然用戶基本都是奔著比較統一的需求來到這里的,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所以筆者覺得做社區,收獲會更多~~
本文只是筆者根據自身工作中的想法,做的反思和總結,記錄下來自己的一些成長,豐富自己。如果也能引起你的思考,那也算是我的幸運。
建立社區前
想明白你為什么建社區
現在的市場上面很多產品都有社區,但是每個社區是不是都是活的,卻不見得。
很多產品建社區,都是因為看到同類型的產品有社區,所以我要建一個。或者是聽別人說,建立社區留存和活躍提高了多少,而心癢癢。感覺我的產品留存、活躍不高都是因為沒有社區。所以匆匆忙忙的在產品中增加了一個社區模塊。
但是這個社區到底要怎么做?做什么?其實是沒有想明白的。筆者覺得這種想法挺可笑的。尤其是針對新產品來說,一個剛剛新出生的產品,連自己的主功能都沒有做好,就指望著一個附加功能,能給你帶來多高的留存和活躍,這是在開玩笑嗎……
另外,在這種想法下建立起的社區,基本就是一個添亂的功能。一是因為多了一個模塊,就意味著技術、設計和運營都要抽出時間來做這部分的工作,相對的就分散了工作精力;二是因為社區一般都是開放的,建立起來了,肯定就會有人在里面說話,如果有人說了產品的壞話,反而影響了其他用戶對產品的認識。
想明白社區走什么樣的路線
建立的社區是走高逼格的知乎路線(雖然知乎很多人說有點水化了),還是走百度貼吧那樣的。當然社區走什么樣的路線,其實有時也不是你能決定的,還得看用戶適合什么模式,習慣于哪種模式。也許你認為只有知乎那樣的高逼格路線,才會顯得你的產品逼格高,但是你的用戶根本不買賬呢。如果你的用戶是中學生,也許他們更適合貼吧,更習慣于嗶哩嗶哩~~嗶哩嗶哩的95后用戶,你指望她們能經常寫出幾千字以上的回答嗎……666666
知乎火了,大家都想學知乎。做各個領域中那樣的知乎。社區架構也和知乎學,回復開放字數限制,擴大到2000字,但是考慮到大部分實際用戶了嗎……拿中學生這個群體來說,他們一般發帖都是隨心情的,或者是針對個人問題的,直接就會問數學不會怎么辦?就是這么任性!當然,他們也回答不出那么長的字,對著電腦都是種挑戰,更何況是在手機上寫呢。
所以,在社區建立前,一定要結合用戶的實際情況,想想你的社區走什么樣的路線才是最適合自己的用戶的。這也是建立社區框架的基礎吧。
想明白社區做什么樣的內容
這里說的做什么樣的內容,更多的是指想明白社區要滿足用戶的哪個需求點,然后再以這個需求點為中心,擴展到相關的領域,進而再篩選確定社區的主要話題。社區剛剛建立的時候,肯定是做不到面面俱到的,所以剛開始肯定是主攻與社區定位最符合的話題,再開始準備工作。
所以,確定社區的內容定位也非常重要,如果定位確定不下來,就盲目的去準備內容,最后只會導致社區定位不明,什么內容都有,沒有統一的風格,變成一片混亂。當你自己都說不清自己家的地盤,是干嘛的地方時,怎么指望別人能知道在這里干什么,而且還呆的有意思呢?
建立社區后
既然建立社區了,那么必然要制定一系列的社區規則,才能保證社區有條不紊的運轉起來,發揮自己的作用。
社區建立首先要有一套規則,是對社區整體進行介紹和基本規則說明的。
社區內容要有一整套規則,包括發什么樣的內容,禁止什么樣的內容,什么樣的內容被定義為優質,什么樣的內容是可以推薦的,什么樣的內容是鼓勵的,優質內容的展現形式與推薦機制怎樣,如何保證優質內容的持續產出等等。
用戶方面要有一整套規則,不同的用戶可能要有不同的維護手段,例如種子用戶、核心用戶、kol用戶、管理者等等。
另外,在社區的運營中,還會出現各種情況,需要運營的同學去解決,去不斷優化。例如如何引導用戶發優質內容,引導用戶從瀏覽者變成參與者,鼓勵用戶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用戶召回等等。
總之,社區運營有太多可以講的東西,有太多值得細細研究和學習的了,也有太多的感動和成就感可以收獲。當你的用戶什么事都愿意和你訴說的時候,當你好久不在,他們會關心你的時候,當因為你的幫助,他們確實進步,有所成長的時候。
本文由 @紀佳音
立即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