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U
FEN
從秋分這一天起,太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晝夜溫差逐漸加大,氣溫降低。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人們也要做好秋季養生。
入秋后,天干物燥,容易耗人津液,出現口干、唇干、鼻干、咽干以及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等癥狀。需要提醒的是,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涼燥,而白露的“燥”是“溫燥”,因此,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
秋分養生起居調攝也很重要。秋季氣候漸轉干燥,日照減少,氣溫漸降,人們的情緒未免有些垂暮之感。這時,應保持神志安寧,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中醫有“常笑宣肺”一說。不同程度的笑對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內臟、肌肉等器官有適當的協調作用。
秋令時節,若堅持適宜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調養肺氣,還可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有利于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出汗不多的項目,如散步、跳舞等。如此既可以得到鍛煉,又可以避免寒氣通過毛孔進入人體。
今日秋分
秋分至 秋收忙
使用說明:133179鏡像樣式
使用說明:133181鏡像樣式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六個節氣,秋季第四個節氣。斗指酉;太陽達黃經180°;于每年的公歷9月22-24日交節。秋分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秋分,“分”即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晝夜平分外,還有一層意思是平分了秋季。
使用說明:133182鏡像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