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國上下都在厲行節約,“節約糧食,杜絕浪費”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袁隆平院士已千古,但這位“稻田的守望者”永遠都在我們心中。讓我們用實際行動,讓“節約糧食”深入人心,這才是對袁老最好的懷念。
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位將水稻雜交優勢成功地應用于生產的科學家,為中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巨大貢獻。
為了讓全國人民吃飽飯,國家下了很大功夫。主要是雜交水稻的不斷改進,由1958年畝產400公斤到2017年畝產1150公斤,僅僅六十年,水稻產量整整翻了3倍。從靠天吃飯到“遇荒年不挨餓”,從不夠吃到吃得飽,從吃得飽到吃得好,袁老付出了畢生精力。
如今他老人家走了,我想,最好的紀念方式應該是節約糧食,不讓他老人家的汗水白流。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繼續傳承和發揚光大。每個人都要樹立“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用餐意識,適當點餐、科學用餐,不攀比消費。
咨詢微信號:135editor;
咨詢新浪微博:@135編輯器
咨詢網址:m.vrlw.com.cn/
使用說明:128319鏡像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