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分”有兩個含義,一是“季節平分”,傳統以立春到立夏之間為春季,春分的氣候特點是天氣溫暖、陽光明媚。在這時節,中國民間有放風箏、吃春菜、立蛋等風俗。
《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是太陽黃經一個輪回的開始,此時,陽在正東,陰在正西,由此晝夜平分,冷熱均衡。
元鳥,又稱玄鳥,即燕子。燕子是春分來,秋分去的候鳥。便是說春分日后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
雷是春天陽氣生發的聲音,陽氣在奮力沖破陰氣的阻擾,隆隆有聲。
電,陽光也;四陽盛長,值氣泄時而光生焉。蓋盛夏無雷之時,電亦有之,可見矣。
春分節氣,東亞大槽明顯減弱,西風帶槽脊活動明顯增多,蒙古到東北地區常有低壓活動和氣旋發展,低壓移動引導冷空氣南下,北方地區多大風和揚沙天氣。當長波槽東移,受冷暖氣團交匯影響,會出現連續陰雨和倒春寒天氣。
“春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游戲”,目前尚難考證。不過其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
春菜顧名思義,是春天的蔬菜。在嶺南一帶,春分有吃春菜的風俗。“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
春分到,送出春牛圖。什么是春牛圖?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氣,再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
【模板版權聲明】
排版|135編輯器
圖片|135攝影圖(ID:53961)使用時請自行替換
貼紙|筆格設計
文字|135AI寫作,僅用作占位,使用時請替換
春分日,也是春天的第四個節氣,已是仲春。春分之后,太陽直射點北移,北半球晝越來越長,氣溫也開始回升,春暖花開,燕子飛還。
使用說明:124492鏡像樣式
使用說明:124494鏡像樣式
使用說明:124495鏡像樣式。 在“全局樣式”的“背景”中更換背景圖。
“春分”的分意思是一半,是一分為二,晝夜平分、寒暑平衡。另外,春分也是平分春季的意思,傳統上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的中間。
使用說明:在“全局樣式”的“背景”中更換背景圖。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季第四個節氣。斗指卯,太陽黃經達0°,于每年公歷3月19-22日交節。春分后中國除青藏高原、東北地區、西北地區和華北地區北部外均進入了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