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春是中國民間在春天的郊游和散步,人們結伴到郊外原野遠足踏青,并進行各種游戲以及蹴鞠、蕩秋千、放風箏等活動。
踏春,又稱春游、游春、探春等。
中國古代名人名家,如白居易、蘇軾、沈括、徐霞客都喜歡旅游。寒食清明時節,時逢陽春三月,春回大地,草青樹綠,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
歷代養生家都主張親近大自然,你瞧,水上的清風,山間的紅日迷蒙的群峰,藍天的云彩。
花草的芳香,鳥兒的歌唱……都是大自然的恩賜,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
之所以古今人們對踏春甚感興趣,是因為春臨大地,萬象更新風和日麗,郊外的叢林生長著繁茂綠色植物,不僅空氣清新。
在陽光照射下,會釋放大量氧氣,在林邊海邊溪畔還有充足的陰離子,使人精神抖擻;同時置身于綠色植物中,有助于消除視覺疲勞。
綠色植物還能分泌出特殊氣味,刺激人們的嗅覺器官,令人產生愉快的感覺。
踏春還是增長知識的好機會,邊欣賞自然風光邊觀賞名勝古跡,既提高心理素質,又提高文化修養,陶冶情操,品味人生。
到大自然中去踏春,接受日光浴、森林浴、呼吸新鮮空氣,聽鳥語、聞花香、看綠色,那翠綠的原野,潺潺的流水。
碧綠的草地,浩瀚的林海,都能使人盡情的領略大自然的溫馨,使人心胸開闊、心情舒暢、振奮精神、昂揚向上。
排版 | 135編輯器
圖片 | 135攝影圖(ID:58334),使用請替換
文字 | 135AI寫作,使用請替換
貼紙 | 來源135編輯器 筆格設計
不知什么時候,落起了春雨,輕輕的,聽不見淅瀝的響聲,像一種濕漉漉的煙霧,輕柔地滋潤著大地。春雨過后,太陽出來了,一片晴朗。
隨著春天的到來,雪花紛飛、冷氣浸骨的天氣漸漸消失,而春風拂面,冰雪融化,濕潤的空氣、溫和的陽光和蒙蒙細雨的日子正向我們走來。
春天,在那剛蘇醒的大地上舞蹈著,在那姹紫嫣紅的花園中微笑著,在那永不停息的大江大河里歌唱著。春天,醉飲晶瑩的露珠,沐浴溫暖的陽光,給大地披上了五彩斑斕的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