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是為紀念南昌起義而設立的專題紀念館,成立于1956年,1959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陳展內容主要有:新館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要教育引導全黨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
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目光所致皆為華夏,五星閃耀皆為信仰。 欣逢盛世,當不負盛世,新時代的青年沐浴在新時代的春風里。我們要向著紅旗指引的方向,以實干篤定前行,以奮斗開啟未來。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得人心,就能無懼前行道路上的風險挑戰,匯聚起磅礴的奮進力量。瓜連蔓子蔓連根。在長期艱苦的革命歲月,我們黨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僅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站住了腳,而且贏得了革命的勝利,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
通過學習黨史,把苦難輝煌的過去、日新月異的現在、光明宏大的未來貫通起來,不斷重溫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更加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離不開每一名矢志踐行初心使命、勇于擔當有為奉獻的共產黨員的默默付出。讓我們共同祝福黨的百年華誕,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穿歲月峰頭,伴歷史云煙,作好時代先鋒我們應該不忘初心,牢記肩上的責任和使命,為把祖國建設成和諧民主自由和諧美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中國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即將開啟。世界將更多目光投向中國,聚焦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
百年光陰,鑄就中國共產黨堅挺的黨員隊伍;崢嶸歲月,引領中國人民走向富強之路;漫漫征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
工農革命軍的“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在今日首次被提出。“三大紀律”指的是:第一,行動聽指揮;第二,不拿工人、農民一點東西;第三,打土豪要歸公。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中國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即將開啟。世界將更多目光投向中國,聚焦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
國慶紀念日是近代民族國家的一種特征,是伴隨著近代民族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并且變得尤為重要。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標志,反映這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
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
顯示力量、增強國民信心,體現凝聚力,發揮號召力,即為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征。
第一個“八一”建軍節慶祝活動在瑞金城南舉行。傍晚,蘇區軍民打著火把,從四面八方朝這里涌來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將8月1日作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
1933年8月1日,在瑞金葉坪紅軍廣場舉行了歷史上第一個“八一”紀念活動并且當日傍晚在瑞金城南竹馬崗舉行了紅軍閱兵式和分列式。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中國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即將開啟。世界將更多目光投向中國,聚焦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舉行,會議在最后一天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游船上召開。大會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選舉產生了黨的第一個中央機關。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從播下革命火種的小小紅船,到領航復興偉業的巍巍巨輪,在百年奮斗歷程中,我們黨領導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書寫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寶貴經驗和精神財富。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國慶都舉行大型慶典活動,同時舉行閱兵。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國慶都舉行大型慶典活動,同時舉行閱兵。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國慶都舉行大型慶典活動,同時舉行閱兵。
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
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要教育引導全黨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導全黨學史增信,增強歷史自覺,保持戰略定力,筑牢信仰之基,深刻認識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
新時代,人民的內涵在不斷變化和拓展,人們的價值觀隨著思想文化的多元多樣也在不斷更新發展,對中國共產黨人堅守理想信念提出了新的考驗。
李華,男,漢族,中共黨員,1937年10月出生于江蘇,呼吸內科學家,北京協和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 ,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