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并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國慶慶典上共進行過15次閱兵。分別是1949年至1959年間的11次和1984年國慶35周年、1999年國慶50周年、2009年國慶60周年、2019年國慶70周年的四次。
2001年以來,我國各地、各部門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為契機,在每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
少先隊員是少先隊組織的主人。凡年滿6周歲、未滿14周歲的中國學生,愿意參加少先隊,愿意遵守隊章,均可向所在學校少先隊組織提出申請,經批準,成為少先隊員。
國慶節是每個國家的重要節日,但名稱有所不同。許多國家叫“國慶節”或“國慶日”,還有一些國家叫“獨立日”或“獨立節”。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要教育引導全黨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
1936年10月,主力紅軍征戰萬里勝利會師,功績震爍神州,紅星照耀中國。這群衣衫襤褸的斗士傳奇般的遠征,以其執著、勇毅,為黑暗的世界點燃了一盞明燈,為中華民族開啟了一條復興之路。
每逢國慶,去天安門廣場看升國旗是無數人心中的夢想。因此,利用國慶長假去北京游玩的人們,通常會趕早來到天安門廣場看國旗班的軍人升旗,以表達對祖國的無比熱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是國家的一種象征,是伴隨著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并且變得尤為重要。
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要教育引導全黨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
國家憲法日也是全國法制宣傳日,將在全社會普遍開展憲法宣傳教育。
今年是第73個國慶節,在戰亂紛飛的崢嶸歲月里,為人民服務是青春價值的最好體現。和平年代里,為人民服務是青春最好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