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當微風輕拂過田野,麥浪翻滾著層層綠意,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滿。小滿,一個充滿詩意與哲理的節氣,它宛如一首悠揚的田園牧歌,奏響了夏日的前奏,也蘊含著深刻的人生智慧。
在南方地區,小滿中的“滿”,指雨水之盈。“滿”,從水,本義是“盈溢”。如《說文解字》曰:“滿,盈溢也。”小滿節氣,南海夏季風爆發,中國南方地區雨水漸盛,江河至此小得盈滿。這時正值蓄水種植水稻期間,此時節如果雨水偏少,即農諺中所謂“小滿不滿,干斷田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就是說小滿時田里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
在中國北方地區,“小滿”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麥飽滿程度。在小滿節氣,北方地區尚未進入雨季,降雨量很小甚至無雨。中國北方地區農田以旱地為主,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時至小滿節氣中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滿”。儒家之道,忌諱“太滿”、“大滿”,有“滿招損、謙受益”“物極必反”之說。滿招損、謙受益。小滿者,滿而不損也,滿而不盈也,滿而不溢也。
小滿時節,大自然宛如一位神奇的畫師,用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畫卷。北方廣袤的麥田里,麥穗日漸飽滿,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泛起層層綠色的波浪。
此時,苦菜已經枝葉繁茂,進入了盛花期。苦菜是一種野菜,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人們在這個時節會采摘苦菜食用。
這個階段,一些喜歡陰涼的草類植物,在日漸強烈的陽光下開始枯死。這反映了小滿時節陽光逐漸強烈,氣溫升高的特點。
麥子開始成熟,這是夏收作物即將收獲的前奏。雖然時間還是春季,但對于麥子來說,卻仿佛到了秋天一般的成熟期,因此有“麥秋至”的說法。
蟬鳴初透紗窗時,節氣已行至小滿。這個帶著三分盈潤、七分含蓄的名字,像極了中國人藏在骨血里的智慧未滿,卻飽含希望;未盛,卻正逢佳期。
這是小滿時節農村的重要習俗,尤其在水稻種植區。舊時水車排灌是農業生產的核心,人們在水車啟動前會祭祀“車神”(傳說為白龍),供奉魚肉、香燭等祭品,并潑一杯白水入田,祈求水源豐沛、灌溉順利。部分地方還會同時祭祀油車、絲車,稱為“祭三車”。
盛行于江浙養蠶區,相傳小滿是蠶神誕辰。養蠶人家會到廟中供奉水果、美酒及“面繭”(稻草山上的面制蠶繭模型),祈求蠶繭豐收。這一習俗與古代蠶絲經濟的重要性密切相關。
小滿時苦菜(野菜)正茂盛,民間有“小滿食苦,勝似進補”的說法。苦菜性寒,可清熱解毒,適應夏季濕熱氣候。此習俗既有養生意義,也承載了“憶苦思甜”的文化記憶(如紅軍長征時以苦菜充饑的故事)。
微信號:135editor
新浪微博:@135編輯器
排版:135編輯器
貼紙:135編輯器
圖片:135攝影圖(ID:81588)使用時請自行替換
文字:135AI寫作,僅用作占位,使用時請替換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