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ETING INVITATION
智聯萬物·共塑未來
全球科技創新峰會暨產學研生態合作大會
探/索/技/術/邊/界/與/產/業/變/革
「智聯萬物·共塑未來」全球智能科技峰會,旨在搭建全球頂尖科技力量的對話平臺。本屆峰會以“技術共生·生態共建”為核心命題,匯聚30+國家、200+前沿科技企業、50+國家級實驗室代表,共同探討如何讓碎片化的技術突破轉化為系統性文明進步。
當前,全球科技產業步入“超連接”時代。從智能家居到智慧城市,從工業互聯網到元宇宙生態,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打破物理與虛擬的界限。然而,機遇與挑戰并存:如何實現技術倫理與創新的平衡?如何構建開放包容的數字化生態?如何讓科技真正賦能可持續發展?
本屆峰會以“智聯萬物·共塑未來”為核心主題,聚焦“技術共生”“產業變革”與“人文關懷”三大維度,旨在搭建一個跨學科、跨行業的全球對話平臺,推動技術、商業與社會的協同進化。人類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技術聚變:腦機接口讓意念轉化為代碼,衛星物聯網編織起地球的“數字神經網絡”。
全球首發的“地球數字孿生體”實時演示:接入10萬顆衛星數據、百萬級物聯網終端,動態呈現氣候、交通、能源的全局聯動。
哲學家與量子計算專家的“意識本質”辯論;
科幻作家與AI倫理學家共繪210年技術倫理邊界。腦機接口沉浸劇場:佩戴NeuroLink最新一代設備,體驗用思維控制虛擬城市建造。
華威科技“星河AI”大模型6.版開源計劃;
斯特林集團旗下xAIC團隊揭秘星際通信協議X-Net; 亞太量子研究院發布100+量子比特原型機。
09:00 創投峰會
500億美金規模的“深科技”基金路演
11:00 政策圓桌
多國監管機構共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
14:00 黑客松決賽
72小時極限開發賽,主題為“用技術解決老齡化危機
17:00 閉幕演講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圖靈獎得主《給青年科學家的10個“叛逆建議”》。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產品設計學士、米蘭理工大學系統設計碩士,獲歐盟"伊拉斯謨+"創新人才獎學金,專攻循環經濟與材料再生技術。2010-2018年任荷蘭飛利浦全球可持續設計實驗室首席策略師。
上海交通大學工業設計工程學士、東京大學人機交互博士,獲日本文部科學省G30計劃全額資助,研究方向為腦機接口與情感化智能產品設計。
職業突破:2008-2016年擔任韓國三星電子NX設計中心高級總監。
中國美術學院手工藝設計學士、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服務設計碩士,獲大英博物館東方文化研究基金支持,完成"敦煌紋樣數字化再設計"課題。
職業歷程:2012-2020年任德國博朗Braun文化遺產項目首席顧問。
【模板說明】
文字|135AI寫作生成,僅做占位,使用請務必替換
圖片來源|135攝影圖
ID:46322
頭圖|本人原創繪制
排版|135編輯器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