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二十四節氣之第6個節氣,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時降水明顯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降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二十四節氣,是歷法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的特定節令。一歲四時,春夏秋冬各三個月,每月兩個節氣,每個節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谷雨,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在傳統農耕文化中,谷雨節氣將“谷”和“雨”聯系起來,表示降水狀況和“雨生百谷”。
谷雨最主要的特點是春雨綿綿,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農業氣候意義,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谷雨節氣后,氣溫升高,雨量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進一步加大,極適合谷類作物生長正是莊稼生長的最佳時節。
在谷雨節氣之初,降雨量開始增多,浮萍開始在水面上生長。浮萍的迅速生長,是谷雨時節雨水充沛、水域環境變得濕潤的直接體現。
“鳴鳩”指的是布谷鳥,它在谷雨時節開始活躍,梳理自己的羽毛,并發出鳴叫聲。布谷鳥的鳴叫,仿佛是在提醒人們春天即將結束,要開始播種了。
戴勝,又稱雞冠鳥,是一種頭頂有冠毛的小鳥。在谷雨時節的后期,戴勝鳥會飛到桑樹的枝頭停留。
谷雨有喝茶的習俗。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時節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32]谷雨茶就是谷雨這天采的鮮茶葉制成的茶葉,而且要上午采的。谷雨茶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香氣宜人。
“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被稱為谷雨花、富貴花,谷雨時節賞牡丹已綿延千年。清顧祿《清嘉錄》曰:“神祠別館筑商人,谷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無國色,錦棚只護玉樓春。”至今,山東菏澤、河南洛陽都會在谷雨時節舉行牡丹花會,供人們觀賞游玩。
清明祭黃帝,谷雨祭倉頡,是自漢代以來流傳千年的民間傳統。據《淮南子》記載,黃帝于春末夏初發布詔令,宣布倉頡造字成功,當天下了一場谷子雨。倉頡死后,人們把他安葬在他的家鄉——白水縣史官鎮北,墓門刻了一副對聯:“雨粟當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橋陵。
雨生百谷
萬物生長
排版:135編輯器
貼紙:135編輯器、比格設計ID:63841
圖片:135攝影圖(ID:79472)使用時請自行替換
文字:135AI寫作,僅用作占位,使用時請替換
頭圖“谷雨”藝術字為原創繪制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