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
春季的第五個節氣。
因“氣清景明、萬物皆顯”而得名。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oliday of sacrifice.
清明節氣,與歲時物候相關
有天朗氣清、春耕時宜之意
是人們掃墓祭祖、慎終追遠的日子
《周易》有萬物“齊乎巽”之語,“齊”即“潔齊”之意,農歷三月一到,氣清景明,萬物皆顯,這就是“清明”得名的來由 。清明節作為一個節日,有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清明節的節俗出現了較大變化,在掃墓習俗方面,由于政府的提倡,去革命烈士陵園掃墓,緬懷先烈事跡,已成為許多組織和個人的選擇。
清明時節,氣溫轉暖,
氣清景明、萬物皆顯,
草木萌動,天氣清澈明朗,
萬物欣欣向榮。
清明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緬懷方式,其習俗由來久遠。
蕩秋千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
清明時節春光明媚、草木吐綠,正是人們春游的好時候。踏青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人們乃因利趁便,掃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游樂一番。
清明春游是人投入大自然懷抱的活動,作為節日習俗來加以倡導,可以使國人更加喜愛接近大自然,更加熱愛自然環境,并進而加強愛護自然環境的思想意識。
排版 | 135編輯器
圖片 | 135攝影圖(ID:25483)
藝術字 | 頭部藝術字“清明”(ID:113172)不可修改文案,可修改顏色;頭部藝術字“節氣”(ID:151026)不可修改文案和顏色
頭圖|135攝影圖(ID:78814、78251)
文字 | 清明節——百度百科 (僅做占位展示請替換)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8%85%e6%98%8e%e8%8a%82/137575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