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離不開雨水的滋潤,春天的雨水,潤物無聲,讓枯木得以逢春,讓種子得以萌發。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個節氣。斗指壬;太陽到達黃經330°;每年公歷2月18-20日交節。
是降雨開始,降雨量極多以小雨或毛毛細雨為主,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它是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
進入雨水節氣,中國北方地區尚未有春天氣息,南方大多數地方則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公歷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為雨水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330度,為交“雨水”節氣。雨水節氣一般從2月18日或19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一歲四時,春夏秋冬各三個月,每月兩個節氣,每個節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雨水節氣通常預示著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元人吳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在《逸周書》中有雨水節后“鴻雁來”“草木萌動”等物候記述。滋潤萬物生長的水,皆從雨而來。俗話說“春雨貴如油”,萬物生長需要雨水來滋潤,所以人們常把春天下的雨看得特別珍貴。二十四節氣中有多個節氣直接反映降水,可見中國先民對降水的關注。
春天自然離不開水的滋潤,雨水節氣前后,草木萌動。“甘雨時降,萬物以嘉。”春天的雨水,潤物無聲,讓枯木得以逢春,讓種子得以萌發。
雨水有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說的是雨水節氣來臨,水面冰塊融化,水獺開始捕魚了。水獺喜歡把魚咬死后放到岸邊依次排列,像是祭祀一般,所以有了“獺祭魚”之說。
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日,草木隨著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荊楚歲時記》中記載雨水花信為: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花開準時為三候報信。菜花也就是油菜花,在中國種植非常廣泛,每年從1月到8月,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油菜花從南到北次第盛開,呈現出一片金黃色的壯麗景象。
【模板說明】
文字丨百度百科,使用請務必替換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B%A8%E6%B0%B4/266315
圖片:來源于135編輯器攝影圖
(ID:73156),使用請替換
頭圖│原創手繪+135編輯器貼紙
版頭藝術字“雨水”文字不可更改,可以改顏色,
可以自行進入自由編輯器刪除添加文字
樣式ID:155664
其他貼紙丨135編輯器
排版│135編輯器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