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傳/統/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古代農耕文明的產物。人們發現了大自然的四季更迭等,逐漸認識到一年中氣候、物候的變化也有規律可循。在每天的黃昏時候觀察北斗七星,人們發現在不同的季節,“北斗”的方位和斗柄的指向不同。
夏至過后,雖然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但由于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發的多,故在其后一段時間內,氣溫將繼續升高,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
夏至是“四時八節”之一,民間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
古代農耕社會的人們在安居樂業之余擇日拜神祭祖便有了各種定期節日,拜神祭祖豐盛祭貢品發展出節日宴飲活動,也漸漸形成一些約定俗成的慶祝方式,即所謂節慶民俗。
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借以生風;“粉脂”,以之涂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
自古以來,中國一些地方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嘗新的意思。
起居調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合理安排午休時間,一為避免炎熱之勢,二可恢復疲勞之感。每日溫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
文字 | 來源百度百科,使用請務必替換
圖片 | 來源135攝影圖(ID:53511)
頭圖 | 本人原創繪制+135編輯器
藝術字 | 藝術字“夏至”(ID:113176)
藝術字不可替換文字和顏色
排版 | 135編輯器
原創貼紙購買模板可商用
未購買模板請勿使用,禁止二次銷售
#尊重原創,請勿抄襲,請勿盜圖#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