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環境日
保/護/環/境 人/人/有/責
世界環境日為每年的6月5日,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表達了人類對美好環境的向往和追求,是聯合國鼓勵全世界對環境的認識和行動的主要工具,也是聯合國促進全球環境意識、提高對環境問題的注意并采取行動的主要媒介之一。
20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范圍內的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日益嚴重,環境問題和環境保護逐漸為國際社會所關注。1972年6月5日,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
通過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及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提出“為了這一代和將來世世代代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口號。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圍內研究保護人類環境的會議。
出席會議的113個國家和地區的1300名代表建議將大會開幕日定為“世界環境日”。中國代表團積極參與了上述宣言的起草工作,并在會上提出了經周總 理審定的中國政府關于環境保護的32字方針:“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利用,化害為利,依靠群眾,大家動手,保護環境,造福人民。
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呼吁人們對保護地球環境問題。
地球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人類的活動會對其產生深遠影響。保護環境,就是維護生態平衡,確保我們的生存空間得以延續。
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過度開發會導致資源枯竭。保護環境,就是節約資源,為我們的后代留下更多的生存空間。
全球氣候變化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保護環境,就是減緩氣候變化,降低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和強度。
在家中,我們可以采用節能電器、合理使用水資源、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和廢物排放。
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工作,將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和干垃圾分別投放至指定垃圾桶,促進資源回收和循環利用。
參與植樹造林活動,為地球增添綠色,提高森林覆蓋率,改善生態環境。
【模板版權聲明】
排版|135編輯器
圖片|來源于135攝影圖(ID:49722)
貼紙|135編輯器
文字|來源于AI寫作,使用請替換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