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春分時節,中國除青藏高原、東北地區、西北地區和華北地區北部外都進入明媚的春天。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區和北緯45°以北的地區外,中國各地日平均氣溫均穩定升達0℃以上。
此時嚴寒已經逝去,氣溫回升較快,尤其是華北地區和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幾乎與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區同時升達10℃以上而進入明媚的春季。
春分古時又被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時節,中國民間有婦孺爭放風箏的風俗,民諺也有“吃了薺菜,百蔬不鮮”的說法。在嶺南地區,“春分”有吃春菜的風俗。
“春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
春菜顧名思義,是春天的蔬菜。在嶺南一帶,春分有吃春菜的風俗。“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
春分到,送出春牛圖。什么是春牛圖,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氣,再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
春分后,人們紛紛開始踏青出行,戶外活動中,放風箏是一個重要項目。在古代,春分時還有簪花喝酒習俗,這一天,無論男女老少都會簪花。
春分時節,在大自然中陰陽各占一半,因此日常飲食方面要遵循陰陽平衡原則,保持機體功能的平衡協調穩定。
春分時節氣候十分適宜各種病菌的繁殖和傳播,要注意經常打開門窗給房屋通風,在屋內種一些花草,提高空氣質量和負離子濃度,對人體的健康和心理調適非常有利。
春分飲食講究“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余則瀉”。此時多食用蔬菜水果,可以補充冬季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消耗,對養生大有裨益。
文字 | 來源百度百科,使用請務必替換
圖片 | 來源135攝影圖(ID:21325)
頭圖 | 本人原創繪制
排版 | 135編輯器
原創貼紙購買模板可商用
未購買模板請勿使用,禁止二次銷售
#尊重原創,請勿抄襲,請勿盜圖#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