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重五節、天中節等,日期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
端午節是流行于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后人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扒龍舟歷史悠久,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龍舟競渡分為請龍、祭龍神、游龍和收龍等幾個版塊。龍舟競渡前一般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先要請龍、祭神。
在端午節布置種種可驅邪祛病的花草,來源亦久。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端午節重要內容之一。
粽,即“粽籺”,俗稱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餡料,用箬葉(或柊葉)包裹而成,形狀多樣,有尖角狀、四角狀等。
紙鳶,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于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在中國南方一帶,端午節兒童放紙鳶稱為“放殃”。
在端午節這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系上五色絲線以驅邪。
關于端午祝福是該說“快樂”還是“安康”的討論,背后其實是民眾對節日精髓、傳統面目的探尋,是希望能原汁原味地還原端午節的文化意蘊。
人們紀念屈原,不只是因為他的藝術造詣,更是因為他偉大的靈魂和深沉的愛國之情。
端午節里的家國情懷,更有大力弘揚的必要。對于很多人來說,他們的行為本身,就是對家國情懷的詮釋,也值得全社會感念。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
【模板說明】
文字|端午節百度百科,僅占位,使用請務必替換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B%AF%E5%8D%88%E8%8A%82/1054?fr=aladdin
圖片|135攝影圖(ID:42819),使用請務必替換
頭圖/貼紙|本人原創繪制,未購買請勿使用
排版|135編輯器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