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
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
屬于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
一種文化傳統節日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即為春日郊游,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游玩。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
清明前后,春陽照臨,種植樹苗成活率高。
掃墓,是清明節的重要內容之一,謂之“思時之敬”。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常在此時節帶上供品,察看修葺先人的墳塋。
清明前后,萬物復蘇,正是踏青的好時節。細草芊芊,霧氣濛濛,春水湯湯,走在田野里,走在小路上,欣賞“竹外桃花三兩枝”。
清明戴柳插柳的習俗,是宋代“寒食”冠禮的遺存。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為辟邪之用,但在一些地方,戴柳是成年的標志。
模版說明
排版:135編輯器
貼紙:本人繪制
文字: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8%85%E6%98%8E%E8%8A%82/137575?fr=aladdin
僅作占位,使用請替換
圖片:135攝影圖(id:25483)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