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
“行人折柳寄相思,又見春風換故枝。”
樹立生態、低碳理念,采用鮮花供果祭祀,家庭追思、網上祭祀,遠程祭祀等綠色低碳的方式祭祀親人,寄托思念,變實地實物祭掃為注重精神傳承,以肅穆、環保、節約、低碳方式緬懷逝者。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早在唐代時,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游樂的活動。清明時節,氣候怡人,掃墓也要去到郊外,在追思祖先之余,人們也會在爛漫的春光里,徜徉、漫步,享受這大好的時光。
在江南地區,有清明食青團的習俗。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里,然后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有著悠長的青草香氣,是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