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藍圖”鋪展后的首次重要即將召開。開局之年的重要格外受人矚目。在中國的制度設計中,人大、政協是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可從中讀懂中國的“民主敘事”,進而感知中國發展的未來走向。
面對日趨復雜的國內國際環境,外界十分關注中國作為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如何規劃高質量發展,特別是為2023年經濟設定怎樣的目標。這些都將在全國會議中獲得答案。
去年,內外部環境的超預期因素對中國經濟造成了較大沖擊。但伴隨相關政策的優化調整,目前中國經濟活力正逐步得到釋放。開局之年中國如何發力拼經濟,GDP增速、CPI漲幅、財政赤字等關鍵指標如何設定,一系列中國經濟政策強信號將在全國會議上釋放。
糧食產量1.57萬億斤,創歷史新高。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8.9%,信息技術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較快發展,產業鏈韌性得到提升。區域發展戰略有效實施,新型城鎮化扎實推進。
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開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平均濃度下降9.1%。第一批國家公園正式設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過去一年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不斷優化經濟布局。落實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出臺新的支持舉措,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加強了農業生產,保障了農資供應,對種糧農民一次性發放200億元補貼。
今年大力抓好農業生產,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劃足劃實永久基本農田,切實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加強中低產田改造,新建1億畝高標準農田,新建改造一批大中型灌區。加大黑土地保護和鹽堿地綜合利用力度。啟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
今年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強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處理好發展和減排關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科學開展國土綠化,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保護生物多樣性,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要讓我們生活的家園更綠更美。
【模板版權聲明】
排版|135編輯器
圖片|135攝影圖(ID:58575)使用時請自行替換
貼紙|135編輯器
文字|135AI寫作,僅用作占位,使用時請替換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