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抬頭(農歷二月二日),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人們在仲春“龍抬頭”這天敬龍慶賀,以祈龍消災賜福、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龍”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歲仲春卯月(斗指正東)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抬頭”。龍抬頭日在仲春卯月初,“卯”五行屬木,卦象為“震”;九二在臨卦互震里,表示龍離開了潛伏的狀態,已出現于地表上,嶄露頭角,乃生發之象。
在農耕文化中,“龍抬頭”標示著陽氣生發,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自古以來人們亦將龍抬頭日作為一個祈求風調雨順、驅邪攘災、納祥轉運的日子。
傳說龍抬頭節起源于伏羲氏時代,伏羲“重農桑,務耕田”,每年農歷二月初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
金豆開花赤龍遂抬頭二月初二堯王喜出世。二月二,先是電閃雷鳴,后又艷陽高照。院子里一道金光照耀,堯王降生了,長大當了帝王后,每到二月二這天,就同百姓一起耕田。
二月二既是龍抬頭節,也是土地公的誕辰,土地神的職責就是保佑著一方土地的人物康泰,人口清潔,出入平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會在當天奉祀土地神。
二月初二兒童理發,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發,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文案 | 來源百度百科(使用請替換)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E%99%E6%8A%AC%E5%A4%B4/48793?fr=aladdin
圖片 | 135攝影圖(ID:55899)使用請替換
貼紙 | 銅錢:來源135編輯器;其他本人繪制,未購買請勿使用/禁轉售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