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本市馮家灣現代化漁業產業園,一棟棟新廠房拔地而起,由政府投資的五網配套基礎設施和企業投資建設的項目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一個現代化的漁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雛形初現。
文昌市正在全力打造的馮家灣現代漁業產業園,是我省推動漁業轉型升級、漁民轉產轉業和水產種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上世紀80年代末,受馮家灣優越的天然海灣養殖環境吸引,養殖企業在此投資養殖,帶動了當地水產養殖業的發展,馮家灣逐漸成為了全國知名的“魚蝦谷”。然而由于沒有科學規劃,粗放式的水產養殖帶來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局部海域水質下降,馮家灣部分區域沙灘出現淤泥化污染等問題。
近年來,為推動漁業產業轉型升級,文昌市在沙港地區規劃648畝地,啟動馮家灣現代化漁業產業園建設,計劃分批清退生態紅線內的養殖場,打造以海洋水產種苗繁育為特色。
集水產科研育種、種苗繁育、綠色養殖、倉儲物流、商貿交易、教育培訓、質量檢測檢疫、數字漁業示范、休閑漁業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園區。
作為2021年首批入園的養殖戶之一,王大能開啟了在園區的工廠化養殖新模式。近兩月,通過銷售藍瓜子斑苗、老鼠斑苗,王大能實現利潤收入達72萬元。
“傳統養殖方式容易受到天氣、溫度的影響,產量和品質不太穩定。如今在廠房里養殖,不僅水源、光照條件好,溫度還可控,養殖效益更好。”
王大能說,魚蝦“上樓”的養殖模式讓自己充滿信心,目前還協助科研院所和水產企業開展海葡萄新品種試養,“如市場收益好,打算擴大養殖。”
【模板版權聲明】
排版|135編輯器
圖片|135攝影圖(ID:23449),使用請替換
貼紙|135編輯器
文字|135AI寫作,使用請替換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