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七個節氣
元代吳澄編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喧喧人語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間。
---《八月十九日試院夢沖卿》王安石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七個節氣,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斗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在每年公歷10月7日-9日交節。寒露,是深秋的節令,干支歷戌月的起始。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征的節氣。進入寒露,時有冷空氣南下,晝夜溫差較大,并且秋燥明顯。
紅葉深秋凝景象,蟬噤荷殘偶見霜。
晨早洦塘騰霧氣,裊裊輕盈舞逸上。
---《二十四節氣之寒露》貴谷子
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意思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并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菊有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寒露時節,很多地方有賞楓葉的習俗,“霜葉紅于二月花”說的也是這個季節。寒露三候中的“菊始黃華”,指的正是菊花此時普遍開放。寒露到來的農歷九月又稱菊月,是菊花的月份此外,由于接近重陽節,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稱“菊花節”。
文字:來源135AI寫作,使用請替換
貼紙&樣式:筆格素材改制+135編輯器
圖片:135攝影圖(ID:59357),使用請替換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