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中央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黨中央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國經濟總量從2012年的54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逾114萬億元,中華民族完成了徹底擺脫貧困的奇跡一躍,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詩經》中“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千古吟唱,在社會主義中國超越夢想、成為現實。
成功舉辦進博會等大型國際經貿盛會,與147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承諾以全球最短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跨越……“中國之治”展現出令世界驚嘆的能力和效率,樹立起人類現代化新的文明標桿。
仰望星空,嫦娥“奔月”、北斗組網、天問“落火”、羲和“探日”,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俯瞰大地,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成為亮麗的國家名片……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要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黨的***以來,黨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我國經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
2021年,我國經濟總量超114萬億元,占全球經濟比重預計超過18%;人均GDP突破1.2萬美元,超過世界人均GDP水平。
黨的***以來,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的春風吹拂神州,開啟了一場關乎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
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東中西和東北“四大板塊”優勢互補,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多聲部”共唱“協奏曲”,中國經濟動力充沛。
2021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接連跨過5萬億美元、6萬億美元臺階,實際使用外資首破萬億元,外貿外資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中國經濟劃出又一道亮眼的上升曲線。
糧食產量連續多年站穩1.3萬億斤臺階,能源自主保障能力自“十三五”以來始終保持在80%以上,金融體系運行總體平穩風險總體可控……中國經濟夯基固本、防范風險,穩穩守住底線。
國際市場“缺芯”“少柜”,中國制造挺身而出,擔負穩鏈重任。去年,我國集成電路、金屬集裝箱產量分別增長33.3%、110.6%。今日中國,產業門類齊全、配套能力強大,220多種主要工業品產量常年領先世界。
2021年業務量突破1000億件、占全球一半以上,我國快遞業保持強勁增長、規模穩居世界首位。寬帶網絡“村村通”,快遞物流“路路暢”,農村電商激活大市場,擁有14億多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的中國,內需潛力巨大。
10多天攻堅,武漢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拔地而起;35天奮戰,口罩日產量增長約13.5倍……新冠肺炎疫情考驗之下,“中國故事”打動世界,制度優勢讓中國經濟行穩致遠更有底氣。
基層立法聯系點的民主實踐,正是黨的***以來全面依法治國的有益探索、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寫照。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是要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2020年5月28日,隨著民法典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中國民事權利保障開啟了一個全新時代。
自2013年創立以來,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已成為人民政協的一個品牌,推動解決了一系列重大問題,展現了中國式協商民主的強大生命力。廣大政協委員強化責任擔當,拓寬協商議政途徑,廣納群言、廣謀良策、廣聚共識的效果更加明顯。
多民族是我國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國發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如今,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局面不斷鞏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日益廣泛深入,56個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日益牢固。
文案:來源于人民網,請替換
圖片:135編輯器樣式自帶,請替換
樣式元素:可商用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