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一種策略型兩人棋類游戲,中國古時稱“弈”,西方名稱“Go”。流行于東亞國家(中、日、韓、朝),屬琴棋書畫四藝之一。圍棋起源于中國,傳說為帝堯所作,春秋戰國時期即有記載。
在長期的教學中發現,少兒學習圍棋的最佳年齡應當在4--6歲較好。小孩的大腦在高速的發育之中,最適合開發智力的時期,所以,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我們要重點關注,不要錯過時機。
4--6歲正是開發智力的良好時機,因為他們沒有其它繁重的學習任務,時間充裕,好動好學,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好奇心強,是我們重點要培養的方向。
這個年齡與上學的孩子在學習圍棋時并沒有多大的差別,比如;一個班里有5歲的和8歲的學生,一個學期后他們的成績幾乎一樣,甚至超過大的孩子,因為他們有更多的學棋和練棋的時間,所以4--6歲的孩子學棋就更有優勢。
圍棋是中華民族文化瑰寶之一。圍棋理論中包含著數學、哲學、天文、軍事、藝術等學科,是一項極具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競技項目。圍棋的趣味性、游戲性和競爭性極易吸引孩子的興趣和注意,非常適合少兒的特點。
學棋對于開發和培養注意力、洞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和計算力都有突出的作用。通過下棋還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鍛煉他們的意志品質,同時達到修身養性、規范禮儀和娛樂怡心的目的。可以說圍棋是眾多開發少兒智力中最為簡便易行的一種。
棋具的類型
棋子分黑白兩色。多為扁圓形(也有雙面突起的應氏棋子)。棋子的數量以黑白子各180個為宜(參見中國圍棋規則2002版)。
盤面有縱橫各十九條等距離、垂直交叉的平行線,共構成19×19=361個交叉點(以下簡稱為“點”)。棋盤整體形狀以及每個格子縱、橫向相比,橫向稍短,通常為每格2.4厘米×2.3厘米。
也叫計時器,在正式的比賽中可以使用計時器對選手的時間進行限制。非正式的對局中一般不使用計時器
它為記錄棋局的工具,通常以筆記本的形式出現。
排版:135編輯器
貼紙:筆格設計
插圖:135攝影圖(ID:62688),使用請替換
文字:來源135AI寫作,使用請替換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