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已至,宜豐盈儀式感
Best Wishes For You
春季,四季之一,季期在立春至立夏之間,含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等節氣。春,代表著溫暖、生長。春季,陰陽之氣開始轉變,萬物隨陽氣上升而萌芽生長。 春季是冬夏季風交替轉換時期,冷空氣和暖濕氣流此消彼長。
從節氣意義上講,我國春季的開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間),春季的結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間)。在歐美,春季從中國的春分開始,到夏至結束。在愛爾蘭,2月~4月被定為春季。
我國現在劃分四季常采用近代學者張寶堃的“候平均氣溫”法,以5天平均氣溫為標準,把冬季以后五天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時開始進入春季,當溫度高于22℃時意味著春季的結束夏季的開始。
《說文解字》解釋“春”,原本是個動詞,為“推也。從草從日,草春時生也”,就是草感受到太陽的召喚,應時而動,推開大地,生長出來的意思。《尚書·大傳》說:“春,出也,萬物之出也。”立的本義,是人站在大地上。
立春,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改歲、歲旦等,為二十四節氣之首,是干支歷的歲始,乃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代表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
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依據“斗轉星移”制定,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現行是依據太陽黃經度數定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于每年公歷2月3-5日交節。
立春,大地回春,終而復始、萬象更新,在傳統觀念中,立春具有吉祥的涵義。
使用說明:
文案:百度百科,使用請替換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8%A5%E5%AD%A3/2450945?fromtitle=%E6%98%A5%E5%A4%A9&fromid=655
配圖圖片:135攝影圖,ID:10722、57773
頂圖、過渡圖:pixabay改制,可商用
排版、小元素:135編輯器
注:模版板塊均可自行增減,圖片均可替換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