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地風(fēng)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近代我國一些地方流傳,小年“官三民四船五”,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其實,傳統(tǒng)上的小年是在臘月二十四,因清朝中后期帝王家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拜灶王爺,北方地區(qū)百姓隨之效仿,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祭灶,是小年這一天重要的活動,除了供奉糖瓜、糕點,還要換灶神畫像。把舊的灶神畫像揭下的同時,家家戶戶也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灶王像。
民間傳說,每年小年這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
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xí)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于男子。另外,據(jù)說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輪到祭拜祖宗。
俗話說“二十三,糖瓜粘”,過小年時,人們會買糖瓜、關(guān)東糖、麻糖等供奉,祈求灶王爺嘴甜些,上天言好事。
臘月二十四,掃房子:從二十四開始一直到除夕,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這天都要打掃環(huán)境,清理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wǎng),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wèi)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氣氛。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過了小年,離春節(jié)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zhǔn)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