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老人、留守兒童、偏僻鄉村村民等消防意識差,是防火行為的弱勢群體。
居家用火用電過程中,易引發火災事故,加之疏散逃生技能不掌握,極易引起火災亡人事故。
隨著天氣的逐漸轉涼,大部分地區氣溫下降幅度增大,取暖除濕設備的使用,增加了居民的火、電、氣等用量,電氣火災風險提升。
秋冬季衣物、皮膚易產生靜電,對于易燃易爆危化品生產企業,除靜電措施不落實易引發燃燒爆炸事故。
電動自行車著火在秋冬季尤為突出,由于受氣候影響,一次充電電瓶使用時間減少,加之熱脹冷縮導致電瓶元件易產生漏液,進而引發火災。
檢查廚房內的液化氣灶導氣軟管是否漏氣,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按照先打開氣瓶閥,后啟動點火開關閥;
結束時先關閉氣瓶閥斷氣,再關閉點火開關閥的程序操作。切忌漏氣時操作、加熱罐體或倒臥罐體操作。應經常對液化氣灶、導氣軟管、氣瓶作定期保養。
提高家中老人和小孩的消防安全意識,不在家中樓梯口、陽臺等堆放雜物。
不長時間對電動車進行充電,及時拔掉電源,按時檢查電瓶供電狀態,以免因電瓶漏液引發火災。
遇有火災發生群眾不能組織自救時,應及時撥打119。
撥打燃氣罐著火,要迅速關閉閥門,并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捂蓋滅火。
救火時不要貿然開門窗,以免空氣對流,加速火勢蔓延。
身上著火,要保持鎮定,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壓滅火苗。
火災無情!因此,每個人都應掌握消防知識,學會防火自救,時刻提高警惕,避免悲劇的發生!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