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七個節氣,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斗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在每年公歷10月7日-9日交節。
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征的節氣。進入寒露,時有冷空氣南下,晝夜溫差較大并且秋燥明顯。
寒露與白露時相比氣溫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為凍露,因此稱為寒露。
寒露至霜降這半個月,正是金秋九月秋熟作物成熟、越冬作物開始播種的秋收秋種大忙季節,是秋收、秋種、秋管的重要時期寒露時正值晚稻抽穗灌漿期,要繼續加強田間管理,做到淺水勤,干干濕濕,以濕為主,切忌后期斷水過早。寒露時節,北方正值玉米豐收,種植冬小麥的農忙時節。霜降前后,玉米收獲,過冬小麥種植完成。
由于天氣漸冷,樹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們謂此為辭青。九九登高,還要吃花糕,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寒露時節到香山賞紅葉早已成為北京市民的傳統習慣與秋季出游的重頭戲。秋風颯颯,黃護葉紅寒露過后的連續降溫催紅了京城的楓葉。金秋的香山層林盡染,漫山紅葉如霞似錦、如詩如畫。不過,適合寒露觀紅葉的是北方地區尤其是黃河以北。
眾所周知,重陽節登高的習俗由來已久。由于重陽節在寒露節氣前后,寒露節氣宜人的氣候又十分適合登山,慢慢的重陽節登高的習俗也成了寒露節氣的習俗。
在我國南方,這個時節告別炎熱,陽光和煦,正是出游的好時節,可賞花,流行吃螃蟹、釣魚。寒露時節,氣溫下降迅速,深水處太陽已曬不透魚兒游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所以有“秋釣邊”之說。
寒露與重陽節接近,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釀制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寒露時節,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有條件可以煮一點百棗蓮子銀杏粥經常喝,經常吃些山藥和馬蹄也是不錯的養生辦法。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