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每逢七夕,婦女都要做對月穿針線等游戲,向織女乞求智巧,稱“乞巧”。女子手執(zhí)五色絲線和連續(xù)排列的九孔針趁月光對月連續(xù)穿針引線,將線快速全部穿過者稱為“得巧”。
宋朝時(shí),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勻后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后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后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
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掛在牛角上為其慶生。傳說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便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去見織女。人們?yōu)榱思o(jì)念老牛,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xí)俗。